2025年5月17日,一则消息引爆中国篮球圈——女篮核心李月汝与WNBA西雅图风暴队续约一年,年薪仅40万人民币。而就在两年前,她曾拒绝国内球队开出的400万年薪,选择远赴海外,从土耳其联赛到WNBA,拿着不到国内十分之一的收入,只为“练级”。
素材来源于网络
留在国内,她一年能赚400万;去海外,五年总收入还抵不上国内一年。*但李月汝的答案却让所有人沉默:“如果只为了钱,我早就回来了。” 这场看似“血亏”的青春赌局背后,藏着中国女篮最深的困境与希望。
2024年,内蒙古女篮曾为李月汝开出,税后400万年薪——这是WCBA顶级合同,甚至超过部分男篮球员收入。但李月汝转身签约土耳其联赛,年薪缩水至100万,随后又转战WNBA,薪资再砍半至6.48万美元(约46万人民币)。面对质疑,她直言:“钱可以以后再赚,但提升自己的机会只有现在。”
素材来源于网络
这并非孤例。国内WCBA联赛因薪资高、竞争弱,被称为“舒适圈”。据统计,**WCBA平均薪资是WNBA的3倍**,但国际竞争力却逐年下滑。一位网友犀利评论:“国内联赛用钱‘圈养’球员,结果在国际赛场被打回原形。”
在土耳其联赛,她打满40分钟成“铁人”:带病上场、连续7场20+、单场19分13篮板带队晋级……欧洲赛场的淬炼让她从“国内霸主”蜕变为国际级中锋。2024年巴黎奥运会,她更以**单场31分15篮板比肩传奇郑海霞,创下28年奥运纪录。
但真正的挑战在WNBA。初到芝加哥天空队,她因语言障碍和战术磨合沦为替补,场均仅5.1分。面对挫折,她咬牙加练,甚至自费聘请翻译团队学习战术。2025年转投西雅图风暴后,她终于站稳脚跟,用“禁区统治力”赢得主帅信任:“她的进步速度,让人想起年轻时的坎贝奇。”
尽管收入锐减,李月汝的国际影响力却飙升。她成为首个登上WNBA全明星宣传片的中国球员,社交媒体粉丝翻倍。正如网友所言:“现在少赚400万,未来可能代言赚4亿。”
素材来源于网络
李月汝的赌局,赌上的不仅是自己的青春,更是中国女篮的命运。
当她在WNBA赛场上与世界顶级中锋肉搏时,当她在奥运会扛着球队前进时,当她在社交媒体写下“我想看看自己到底能飞多高”时,答案已悄然浮现——这条少有人走的路,正成为中国女篮重返巅峰的必经之途。